11月12日,我校全体党员赴江阴华西村、常熟蒋巷村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2001年开始,华西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帮带周边20个村共同发展,建成了一个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达30340人的大华西,组成了一个“有青山、有湖面、有高速公路,有航道、有隧道、有直升机场”的乡村。党员同志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并耐心细致地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穿行于繁华如城市的街道间,参观人员纷纷感叹:羡慕当地的好环境、好空气和好房子!
不同于华西村的现代化建设,蒋巷村保持着古朴的农耕气息。蒋巷村位于常、昆、太三市交界的阳澄水网地区的沙家浜水乡,东濒上海、南临昆山、西接苏州、北依常熟。全村186户,800多人,村辖面积约3平方公里。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村、十佳小康建设红旗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卫生村、百佳生态村、循环经济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人居环境范例奖。
党员同志门一起观看了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带领蒋巷村民一起致富的感人事迹。常德盛怀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 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党员干部、村民员工,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了强村富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让党员同志门感受颇深。让人意外的是,常德盛书记百忙之中接待了我校党员同志,他名声在外,却一点也没有“明星”的架子,和学校党员进行了热情交谈和合影。
参观完蒋巷村史馆,党员同志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江南农家风俗馆展示和当地的生态建设,数百亩一望无际的金黄的稻田,让人不禁感叹到:新农村建设的事业正在蒸蒸日上,让人振奋。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党员同志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切身体会和新的了解,大家深刻感受到华西村、蒋巷村两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是其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正确,其党建工作搞得好、党员干部楷模作用发挥得好也是重要因素,这也为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办公室)